物聯網新場景醞釀:從RFID到4G定位,資産數字化管理加速崛起
国家持续加码物联网基础设施布局。工信部《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 “万物智联” 发展的通知》提出,到 2027 年构建基于 4G(含 LTE-Cat1)和 5G 的 “高低搭配” 移动物联网生态体系,政策明确支持 “高精度定位” 技术的研究、标准制定和测试验证,鼓励 5G RedCap、北斗卫星导航与 4G LBS 的融合应用。在政策红利与降本增效需求驱动下,定位技術作爲物聯網核心能力迎來爆發拐點。
傳統RFID(射頻識別)因成本低廉(標簽低至0.5元/片)長期應用于靜態物品管理,處于市場主導地位,但受限于識別距離短(通常<10米)、無法實時定位等痛點。而隨著蜂窩通信模組價格大幅下降(Cat.1模組降至11元/片),支持廣域覆蓋、實時軌迹追蹤的LBS(基于位置的服務)技術快速崛起,推動資産定位場景從“靜態盤點”向“動態管理”躍遷。
從RFID到LBS技術,定位場景進一步擴充
RFID技術憑借無源標簽免維護、超低成本(普通標簽<1元)的優勢,成爲靜態資産管理的理想選擇,尤其適用于倉儲貨物批量掃描和固定資産盤點等場景。其非接觸式識別特性可快速完成大批量物品信息采集,顯著提升管理效率。然而該技術也存在明顯局限:標簽需依賴讀寫器近距離觸發(典型識別距離<10米),且缺乏持續通信能力,無法實現實時的位置追蹤功能。這種“被動響應”的工作模式使其更適用于定點盤點而非動態監控,在需要實時定位的場景中需與其他技術配合使用。
基于RFID定位技術的显著缺点,得益于蜂窝通讯模组的价格大幅下降,LBS技術正成爲動態場景管理的新引擎,逐步邁向更廣闊的動態資産定位場景。該技術依托蜂窩網絡的廣域覆蓋能力,支持跨區域移動資産監控,如物流車輛、共享設備的實時追蹤。通過米級定位精度,LBS可實現運輸過程的全程可視化,提升運營效率。
此外,其多模融合特性結合GNSS(室外)、藍牙、WIFI(室內)和UWB技術,能夠靈活適配複雜場景需求,確保定位的連續性和准確性。這種動態、實時的位置服務能力,使其在物流、出行、智能制造等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但受制于多模態的定位設備協同需要大量的資源,硬件軟件邏輯無法在大部分場景下通用,因此開發多模融合的定位解決辦法依然處于成本高昂的階段,並未得到廣泛應用。
如某物流企業爲提升周轉效率及料架載具資産管理效率,在料架安裝嵌入Tenzone天蹤物聯的定位器模塊,將貨物與料架綁定。運輸途中,通過蜂窩網絡實時回傳位置(精度2-5米)通過天蹤配備的軟件後台+小程序端口,管理人員可隨時查看貨物位置。另外,天蹤開發的定位器可以捕捉料架狀態,並可通過後台自定義圈定電子圍欄,實現廠區內對占用與閑置的料架狀態快速盤點,電子圍欄的警報功能資産出圈即報警,預防料架載具資産丟失的同時減少人工盤點誤差。
LBS物聯網動態資産定位新賽道
在资产管理领域,4G/5G 定位技術的深度应用正在悄然崛起,並始終圍繞著續航能力與軟件易用性兩大核心支柱展開。
续航能力作为动态资产定位的 “生命线”,直接决定了物联网定位器设备能否长期稳定运行 —— 从物流车辆的跨城运输到料架、托盘等载具资产的实时监控,唯有安装长续航不掉线的定位终端,才能确保资产位置数据的持续采集与更新,为精细化管理提供基础。
而定位器配套的软件便利性则是技术落地的 “催化剂”。一线员工往往缺乏专业 IT 知识,界面简洁、操作直观的软件能降低使用门槛,让定位功能真正融入日常工作流程。无论是通過手机APP/小程序快速查询资产位置,还是PC网页端后台一键生成盘点报表、查看异常资产状态,配套软件的易用性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接受度及资产定位方案落地效果,最终决定了 4G/5G 定位技術能否从 “纸上方案” 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管理效能,助力企业借助 IoT 技术实现资产动态管理的质的飞跃。
在此背景下,行业内也出现了一批主打动态资产定位的企业。以提供4G技术动态资产定位解决方案的企业 Tenzone天踪物联的发展路径为例,该公司侧重资产管理逻辑,主攻用户使用便捷性研究。在硬件做到定位效果精确的基础下,软件可以同时处理海量资产带来的数据和围栏警报,帮助资产量级大的客户在管理时节约人力,其小程序的便利性也为客户的实际使用带来了更多便捷。
正如中国信通院《蜂窝物联网定位技術白皮书》(2024)所强调:当4G/5G定位终端的硬件成本降至10美元临界点(2023年为$18.7),且软件平台达到“消费者级体验”,动态资产管理将从高端场景向中小型企业全面渗透。Tenzone天踪物联等企业通過深耕“精准定位-智能分析-极简交互”闭环,正推动物联网从连接价值向运营价值跃迁。
4G定位重塑各行業多場景管理範式
物流與供應鏈——全鏈路透明化
在冷链运输中,温湿度传感器与LBS定位技術结合(如京东冷链采用移远通信多模模组),实时监控药品/生鲜的环境数据,确保全程温控合规。而通過4G LBS+WiFi多模定位技術,配合电子围栏功能,可对托盘、集装箱等载具资产进行实时追踪与状态监管(例如某汽车供应链物流商部署天踪物联定位模组),有效提升资产周转率並杜绝管理漏洞。這種“环境数据+位置信息”的双重监控模式,既保障了特殊货物的品质安全,又实现了物流载具资产的精细化管控,推动供应链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城市治理——精准化安全防控
如在电动车管理方面,中国移动创新采用5G-A无源物联网方案,通過在社区出入口部署RFID读写器,可自动识别违规入楼的电动车並触发报警系统,有效解决传统人工监管的盲区问题。美格智能提供的LBS高精度定位方案,为消防设备配备智能定位模组,使指挥中心能实时掌握设备位置,遇险情时可快速调度最近的应急资源,将传统30分钟的物资调配时间缩短至5分钟内,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和应急响应效率。
在物联网定位技術的产业化落地过程中,通信模组厂商与垂直场景方案商各展所长,形成了完整的产业协同生态。
作为定位能力的底层支撑者,头部通信模组企业凭借核心技术优势持续突破行业瓶颈:移远通信依托全球37%的市场份额(2025Q1数据),其最新发布的AS830M座舱模组集成48TOPS算力,率先实现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广和通则聚焦“蜂窝+AIoT”融合创新,通過自研Fibocom AI Stack平台赋予终端设备智能决策能力,其动态避障方案已成功应用于智能割草机等产品;中国移动作为运营商代表,创新推出的5G无源物联网方案,以“标签+基站”架构实现仓储场景下<3米误差的零功耗定位,开辟了绿色定位新赛道。
在应用层,以Tenzone天踪物联为代表的垂直场景方案商展现出深厚的场景理解力。这家专注移动资产管理的企业,通過自研“低功耗定位电子围栏”算法将设备待机时长提升至5-10年(远超行业平均3-5年水平),在电力巡检设备、医疗仪器等高价值资产管理中实现<0.1%的位置漏报率。其典型应用案例包括为汽车供应链企业提供的周转器具管理方案——通過在料架、铁框等金属载具部署专用定位器,不仅实现米级定位管理,更通過软件后台数据分析识别出供应链中的资产流失风险点。這種“通信基座+场景方案”的协同模式,正推动物联网定位技術在各行业实现深度价值落地。
定位技術驱动生产要素数字化革命
随着5G-A通感一体、6G星地融合定位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定位正从基础功能升级为核心生产要素。据IoT Analytics预测,到2030年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将突破90亿,其中LBS相关应用占比超过40%,凸显位置数据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价值。通過“定位数据+AI”的协同范式,不仅重构了传统业务流程,更催生出智能决策、资产增值等创新价值,推动产业向数智化方向加速演进。
从RFID到LBS,定位技術的迭代不仅是精度的提升,更是管理范式的颠覆。在万亿级生产要素数字化浪潮中,以位置数据为支点撬动运营效率质变,谁将主导下一个物联网十年,我们拭目以待。
- 9-4· 2025中國制造業綜合實力200強等榜單發布 彰显强劲态势
- 8-28· 高效联通全球网络,transport logistic全球系列展助力行业新发展
- 8-28· 360安全雲築牢境外物流安全網
- 8-18· 智创强港,慧赢未来 -2025年智慧港口大会即将在青岛召开
- 8-15· 從香港到上海:羅地格工業助中國機場物流智能化自動化案例
- 7-25· 2025泰國國際物流展將于8月20日至22日在曼谷舉行
- 7-16· 2025年巴西跨境物流優選:駭客國際貨運雙清包稅專線,助力開拓拉美藍海市場
- 7-16· 2025年巴西專線物流推薦:五大服務商助力跨境掘金
- 7-15· 利勤通运 内地到香港建材运输货柜服务解析
- 7-11· 翼龍駿騰:以專業與創新重塑中美跨境物流新格局